索尼 a6700、大疆 Action 5 Pro

a6700

基础设置,按顺序来

  1. 拍视频发到自媒体平台为目的,由于一些历史原因,导致我们必须调整为 NTSC。但 NTSC 会频闪,解决方法是快门改为 1/50 秒或 1/100 秒。【设置 - 区域/日期 - NTSC-PAL选择器】
  2. xavc hs 4k 是 h265 编码,体积小,但剪辑对电脑要求很高。xavc s 4k 是 h264 编码,体积大剪辑不吃力,决定用这个。(hd 是 1080p 分辨率)【转到拍视频再打开设置 - 拍摄 - 影像质量/记录 - 文件格式】
  3. 记录帧速率:常用 60p,24p 营造电影感。120p 临时拍摄高速运动画面时切换。【拍摄 - 影像质量/记录 - 动态影像设置】(NTSC 格式才能改)
  4. 记录设置:M 代表码率(数字越大越清晰,体积更大)。4:2:2/4:2:0 是颜色的丰富度,前者更好。常用的有俩:① 45M 4:2:0 省空间拍更久。② 100M 4:2:2 画面更好体积大。【拍摄 - 影像质量/记录 - 动态影像设置】
  5. 关机温度设置为高【设置 - 电源设置选项 - 自动关机温度】
  6. 手持防抖好画面裁切选增强,固定机位视野大选标准。垃圾桶,自定义为它【拍摄 - 影像稳定 - steadyshot】
  7. AF过滤速度:设置为最高的 7。即相机前有东西,对焦更快。AF摄体转移敏度:设置为最高的 5。即锁定主体后,有一个新东西闯入镜头,要立即反应。【对焦 - AF/MF】
  8. 打开后,对焦对象可以有颜色,便于观察对焦上了没。转盘左键,自定义为它【对焦 - 峰值显示】

我没要的:①把大按键也设置成拍摄键②

特色功能

想拍慢动作的 2 种方法

【1】基础设置 3 里改成 120p.(相机看不出,需要后期自己慢放)(但影响下面的防抖设置增强,平时改成 60p)

【2】先转到 S&Q,选择「慢和快动作」(下面缩时摄影是拍延时的)。再进设置【拍摄 - 影像质量/记录 - 慢和快设置】里有两个选项,分别讲解:(下面修改后可以有 5 倍慢动作。但都需要 NTSC 格式才能改,默认这里只有 2 倍慢动作),暂时先不管,进阶再学

  1. 帧速率设置:记录帧速率:拍出视频的帧速,理解为容器。常设置为「24p」。帧速率:实际记录的帧速。常设置为「120fps」(此时获得一个 5 倍慢动作的效果,子弹时间)
  2. 记录设置:常设置为 50M 4:2:2 即可。(若 100M 需要 V90 的卡)

3种拍摄格式(画面颜色)

有 3 种拍摄方法,会影响到拍摄视频的画面颜色。

【1】在非AUTO模式下,曝光/颜色 - 颜色/色调 - 创意外观,可以理解为一种滤镜,省后期了。

【2】S-Cinetone 是索尼新推出的色彩风格,新相机搭载。优点是人肤色呈现更好,不会严重偏色。具体打开路径:曝光/颜色 - 颜色/色调 - 图片配置文件 - PP11伽马和色彩模式都为 S-Cinetone,此时返回拍摄即可使用。

【3】S-Log 是一种非常适合后期的格式。优点可以提供更好的动态范围,缺点是前期拍摄是需要更精准的曝光,通常需要进行过曝,后期再套一个还原 Lut 来还原它真实的颜色。否则画面就是灰灰的。(暂时不用,进阶再学)

具体路径:主 - 主2 - log,log 拍摄选择「开灵活iso」、色域选择「S-Gamut3.Cine/S-Log3」。再返回上级来到主1 - LUT选择「开」,第二步意义是让相机屏幕颜色正常,否则灰色。


索尼新机还支持在机内给 Log 文件,直接套上一个风格化的 LUT 文件,实现直出的拍摄。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高级滤镜,节省后期时间。可以用这种风格化的 LUT 来直播。具体使用方法如下:

下载别人分享的 LUT 文件后缀名为 .cube,放在相机sd卡的目录为「sd卡名/PRIVATE/SONY/PRO/LUT」,后在曝光/颜色 - 颜色/色调 - 管理用户LUT导入选择一个坑位即可导入某个 LUT。
返回到【2】中提到的 pp11 下面还有 4 个 PPLUT 坑位,可以自己去添加导入上一步导入的文件。此时选择其中一个 PPLUT 去拍摄就可以了,颜色也好看。

机身其他快捷键

C2:对焦区域,拍照拍视频通用。

Action 5

  • 曝光:左边的快门,视频帧率多少就选择多少分之一。右边的感光度白天光线好「100-800」,光线不好或很乱「100-12800」
  • 白平衡:新手先自动。专业据说可以固定 5000,白天夜晚都适用(固定是为了 dlog 调色统一,这个进阶再学)
  • 色彩:无脑普通 10bit。专业进阶选 dlog 方便与相机视频后期统一调色。
  • 图像调节:纹理、去噪都-2(画面更自然,不锐化)
  • 分辨率:无脑选 16:9。团队拍可选 4:3,适合后期裁剪。
  • 帧率(ntsc):25 或 50 的倍数,可以更好抗闪烁。但由于历史原因我还是要选60(不过这个小相机和大相机不同,它可以自动抗闪烁。)
  • 拍 vlog 选超强增稳、标准即可。

这个小相机比较简单,其他都是习惯类的设置了,和拍视频无关,可以自己研究一下。

  • 运镜:固定、前推、后拉、跟随、上下摇动镜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