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:45 分动笔所写。

熬夜看完了电影《飞驰人生2》,情节上来说和同期电影《热辣滚烫》都属于描绘人到中年回忆梦想而不可得,由遗憾到重新追梦的故事,顶尖佳作算不上,但也值得一看。

偶然看到一些对导演韩寒的碎语评论,其中一条吸引了我,说他 1999 年 16 岁学生时参加一个作文比赛,因未收到复赛通知书错过考试,组委会感到可惜,给了个机会加试现场出题,韩寒写出《杯中窥人》一文获奖。

我去看了此文,我的评定,文章流程性差了一点,整体思想不错,属于瑕不掩瑜。(顺带说下,童子功在任何行业都牛)

看完后我瞬间联想到去年看的另一篇文章,2001 年高考满分作文《赤兔之死》。我去年看完之后就有一些想法,今天偶读《杯中窥人》彻底压抑不住。

两篇文章有两个相似处:一是都在比赛中名列前茅,说明有人欣赏作者的思想。二是它们都很叛逆,叛逆是指它们不像常规作文那样模版。

我理解的叛逆像是一颗种子。

在看完《赤兔之死》之后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,写的什么狗屁东西,全他妈是应试教育下的「标准答案」,这篇文章里所包含的简单历史知识难道我不知道么?《三国》呀,我爱死了。

这种有趣、虚构、假设、娱乐、玩味的故事我小学时就爱编撰了,最多是用词、结构性、用典上还不成熟,这就是我叛逆的种子。

但是我敢在任何一场以拿分数为目的的考试中,写下这种文章么?写完之后考官会不会给我评定为「虚构的胡思乱想」,所以我不敢,没有人告诉我过这样写也可以,我的这颗种子也就从来没有在学生时代发过芽。

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,不是写不出这种类型的文章,仅仅是这颗种子没有机会发芽,教育方式压抑着,所以也就不谈之后的参天大树了。而那些敢于发芽的人,他们的确也是强者,可不仅仅是运气好。

还是《赤兔之死》的作者,高考后销声匿迹,当人们都在说伤仲永之时,一篇《围剿地沟油》横空出世,这是揭露阴暗的勇者,多少层关系都没能杀死这篇勇敢的文章。

所以你看,我说那些敢于发芽的人,可不仅仅是运气好,他们注定是强者。我呢,自然是有自知之明,此刻望尘莫及,可也免不了神伤,我也曾经拥有过同一颗种子。

是「标准答案」害死了我,和许许多多的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