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死都不会再用第二次的生活陷阱。

我大概 15 岁左右就有了这样一种生活认知:那些看似有用被保留下来的东西,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,这辈子都没再用第二次;少部分的确再次启用了,可至少也保留了五年以上的时间,且简单用了一次又搁置了,随后变成大部分;只有极少数(其实我想不到,但为了严谨性只能编一个)放置了极短的时间,再次被启用了。

大致主观模型如下:

  1. 这辈子都不会再用:80%
  2. 存放五年以上简单再次使用,随后搁置:19%
  3. 存放极短的时间再次使用:1%

一导致的原因是,科技在发展,既然它当时能够被存放起来,而不是直接使用,说明那一刻有东西代替它的功能,等很久以后想用时,发现有新科技更好,自然不会再用旧的。(还不如当时比对一下,替换上更好的那一个,提高当时的生活水平)

二虽然可以用,但这些东西占用了家庭空间长达五年以上,家庭实际空间利用率降低。如果当初把它扔了,多余的空间在这五年里产生的额外价值绝对要高于,再次需要时新买一个的成本,实际上是赚的。

三没什么好说的,皆大欢喜,备份有用,但概率太小了。

也就是说生活中被保留下的东西,有 99% 仅是占用家庭空间的累赘,并没有再次启用的价值。这也是导致很多人没有规划能力,目光短浅导致家庭混乱的原因之一,不愿意断舍离,错误的认为保留下的东西能节省,其实全是损害。

穷则思变,以上场景普遍发生在社会普通家庭中,或者说越是底层家庭中,这种被保留的无用东西越多。本来空间就不够,还被垃圾占用了不少,总空间变乱人的生活空间变少,又影响着人的正常成长,产出价值的效率变低。因为人的生活需要心理情绪,压抑的生活导致各方面效率都降低,这是一种长久隐性损失。

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穷,那就是思想穷,精神世界贫瘠。

刚才我看一个短视频,大致就是高级餐厅,用一小点食物料理,花里胡哨的一顿操作,产出为盘子中的那一小口。这只是一个例子,常见还有五星级宾馆,在我们普通人眼里,可不就是花里胡哨,脑子有病的人才会花那么多的钱去的地方么!

我永远的评价是:故作高级的骗钱。(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,但不影响我的评价)

它的合理性就在于,这说白了就是一种面子需要,面子有时单纯给自己,有时单纯给合作伙伴,本质是区分他人。

这其实是上层社会人群对自己身份长期保护的一种措施,而正好有一些投机者给他们提供了这种场所需求,至于场所里提供的东西,只是保护措施,而不是生理需求,这些人群本质上是不在乎的。

维护身份的成本大,但效益更多,所以上层社会人群乐在其中。偶然路过的普通旁观者,只是扒在井口看了一眼,便嘲笑起来。

普通人只能看到现象,看不到本质,他们为拆迁多分了几套房而开心雀跃,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此刻拆迁或停滞,未来这块地要干什么,对他们长久的影响是什么,他们只庆幸自己从奴才堆里爬了出来,至于里面还有谁,才不管呢。

所以穷则思变,不变永远都不可能摆脱这泥潭,要知道正确健康的发展规律是什么。

  1. 是两块干净的净土,空间和心灵两块,扔掉那些多余的,暂时无用的东西,需要时再拿回来为时不晚。
  2. 是自我克制的痛苦,人的精力有限,克制退步也要克制进步太快,知道身体才是唯一的。
  3. 是道德观的破碎与重组,枉做好人天打雷劈,问心无愧无所畏惧。